中考语文的历史典故素材

2020-05-02 23:44:17 中考素材

中考语文的历史典故素材1

  化干戈为玉帛

中考语文的历史典故素材

  [语出] 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,诸侯背之,海外有狡心。禹知天下之叛也,乃坏城平池,散财物,焚甲兵,施之以德,海外宾服,四夷纳职,合诸侯于涂山,执玉帛者万国。”

  大禹受舜的禅让而继位,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——夏朝的奠基者。据说大禹活到了一百岁,死后葬在会稽山。大禹是夏后氏部落首领鲧的儿子,据传为颛顼(zhuānxù)曾孙,是中国历史上的名君。

  大禹幼年时便随鲧东迁,来到中原。其父鲧被尧帝封于崇(即中岳嵩山),叫崇伯,实际上是一个封国国君。当时中原闹水灾,尧帝便叫鲧治水。因为治水的组织是半军事性质,号令很严,所以鲧的地位和权势迅速上升,以致发展到有能力以暴力破坏氏族社会“禅让制度”的地步,尧帝看到了这种威胁,便命舜以“治水无状”的罪名,把鲧处死于羽山。

  大禹的父亲被杀之后,舜又向尧推荐说:“可以让鲧的儿子禹接替父职,继续治水。”禹深知这里面隐藏的政治意图,因此,他“薄衣食,卑宫室”、“声为律,身为度”、“左准绳,右规矩”、“疏九河,陂九泽”、“度九山,开九州”,为平定水患劳身焦思,居外十三年,三过家门而不入。他忠于职守,克勤克俭,身先士卒,埋头苦干,还把地域划定为九州,即冀州、兖州、青州、徐州、扬州、荆州、豫州、梁州、雍州。

  不仅如此,大禹还功成不居,好让不争,谦卑自律,责躬罪己,仁厚爱民。以前,大禹的父亲鲧在自己的封地上建造了很高的城墙来保卫自己,使得自己属下的部落及族人纷纷离他而去;也使得其他部落的人认为有机可乘,都虎视眈眈地等待着机会。大禹当上首领后,注意到这个情况,就马上派人拆掉了城墙,填平了护城河。不但如此,他还把自己的财产分给大家,毁掉兵器,以道德来教化人民。大禹带领部下,因地制宜,教民众学种稻谷、种杂粮,发展农牧业生产。这时候天下安定,国富民强,老百姓家里集聚了够好几年吃的粮食,国库中的贮备也足够用好几十年。

  大禹带领整个部落的人都各尽其责,别的部落相继来归附。大禹在涂山开首领大会时,来进献玉帛珍宝的首领有上万人。舜也觉得大禹是一个能够治理天下的贤能之人,就在老了以后把帝位禅让给了大禹。

中考语文的历史典故素材2

  以逸待劳

  战国时期,经过兼并战争,只剩下七个大国:齐、楚、燕、韩、赵、魏、秦。七国之中,秦、赵、燕三国与胡人为邻,赵国在代郡、阴山之下筑了长城,设置了云中、雁门、代三郡。到了战国末期,北方的匈奴部落强大起来。匈奴骑兵数量既多,又很精锐,常到赵国雁门、代郡一带劫掠,赵国军队无法与之抗衡。李牧是战国末年赵国名将,智勇双全,他长期驻守北疆的代郡和雁门,抵御匈奴入侵。

  李牧根据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,对匈奴采取防御为主、设法使敌军产生骄傲情绪的策略。李牧在驻地设置官吏,将军中交易所得税收都作为士兵的伙食费用,每天宰杀牛羊为士兵改善伙食。士兵吃饱喝足之后,李牧就带领他们练习骑射。李牧在边疆修了烽火台,派出很多间谍去探察敌人的动静,并给士卒们订立了严格的制度,他传令说:“匈奴骑兵来时,要迅速进堡自守,有敢去捕捉匈奴骑兵者斩首。”因此,当间谍侦知匈奴骑兵进犯时,烽火台立即举火报警,李牧从不迎战,而是及时坚壁清野,让军队收好畜产退入堡垒中坚守。像这样过了几年,人畜都没有伤亡损失。而匈奴以为他兵弱胆小,不敢出战,便不再把他放在眼里了。

  久而久之,赵国驻守边境的兵士以为守将胆怯。赵王认为李牧胆小怯战,遣使斥责他,但李牧依然照旧行事。赵王大怒,撤了他的职。代李牧守边的赵将每当匈奴来犯时,就率兵出战,结果屡遭失败,损失惨重,边疆不宁,百姓无法耕牧。一年后,赵王只得又派李牧去守边疆,李牧闭门不出,称病在家。赵王一再强令,他对赵王说:“如果一定要起用我的话,请允许我仍按老办法行事,我才敢领命。”赵王答应了他。李牧到了边疆,一切如前。渐渐地,匈奴以为他胆小怯战,对他毫无戒心了。李牧关心士卒生活,每天仍是宰牛杀羊为士兵改善伙食。李牧善于治军,他率领的部队军纪严明,军事训练非常严格,士兵个个马术精熟,勇敢善战。将士们日日受赏而不能报效,时间长了,都愿和匈奴决一死战。在敌军骄惰无备、赵军求战心切的情况下,李牧选出战车一千三百乘,战马一万五千匹,勇士五万人,善射者十万人,全部进行操练,演习作战,准备发起攻击。

  为了引诱匈奴骑兵,李牧让百姓出城放牧,漫山遍野都是牛羊。不久,敌人小股来犯,试探着进攻,李牧佯装败退,丢下数十人。匈奴单于听说后,忙率大军南侵,长驱直入。李牧见状,出其不意地摆出奇阵,从左右两翼包抄合围,敌兵立即乱了阵脚。只此一战,李牧就率赵军消灭敌人骑兵十余万。接着,李牧又率兵消灭了澹槛部族,打败了东胡族,收降了林胡部族。匈奴单于只得引兵远遁,十多年不敢犯边。

  李牧破匈之战,先是坚壁清野,积极防御,为以后的破匈之战做好准备工作。然后故意以弱示敌,从心理上麻痹敌人,让对手产生轻敌思想,从而争取到歼敌的有利战机。李牧是匈奴崛起后第一个与之大规模交锋的汉族将领,并取得赵匈之战的大捷,从而解除了赵国北部的严重压力,使赵国能腾出手来西拒强秦,意义非凡。同时,在此战中,李牧创造了步兵大兵团围歼骑兵大兵团的奇迹,堪称战争的典范。

  此计强调:放敌方处于困难局面,不一定只用进攻之法。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,待机而动,以不变应万变,以静对动,积极调动敌人,创造战机,不让敌人调动自已,而要努力牵着敌人的鼻子走。所以,不可把以逸待劳的“待”字理解为消极被动的等待。

中考语文的历史典故素材3

  典出《楚辞·渔父》。

  战国时楚国人屈原,是的诗人。他因馋言陷害而流放到江南,在沅江、湘江一带流浪。有一天,面色憔悴,身体枯瘦的屈原在江畔吟诗,一个老渔翁见到他,就问:

  “你不是三闾大夫吗?怎么流落到如此地步呢?”

  屈原因答:“我之所以被流放,因为世人都肮脏只有我清白,众人都喝醉了只有我清醒。”

  渔翁说:“圣人应该不拘泥于一物,应随事物变换而变换。既然世人都肮脏,你何不也掀起波浪,带起泥沙?既然所有人都醉了,你何不也一醉方休?何必苦思冥想,故作清高,以至于落到今天这般田地?”

  屈原回答道:“我听说,刚洗过头的人,一定会先把帽子上的'灰尘弹掉再戴上去;刚洗完澡的人,也一定会抖干净衣服。我怎能让干净的身体去沾染俗世的尘埃呢?我宁可投江喂鱼,也不能那样做。”

  渔翁听了笑笑,就划桨离开。边划边唱道:“沧浪河水清啊,可以洗我的帽缨;沧浪河水浊啊,可以洗我的脚。”

  渔翁的意思仍是劝屈原不可过于清高,人应随波逐流,适应尘世的生活。但屈原没有听进去,不久就投江而死。

  后来,“沧浪濯缨”这一典故,用来表示保持高风亮节,或表示避世脱俗;也用于表示随波逐流,混同世人。

中考语文的历史典故素材4

  望梅止渴

  有一年夏季,曹操带领队伍去伐罪张绣,气候热得出奇,烈日似火,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,队伍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,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,让人透不过气来。到了中午时分,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,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,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。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,担忧贻误战机,心里非常着急。但是,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,又怎么能加速速度呢?他立即叫来向导,悄悄问他:“这附近可有水源?”向导摇摇头说:“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,要绕道过去另有很远的旅程。”曹操想了一下说,“不行,时间来不及。”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,沉思了一会儿,对向导说:“你什么也别说,我来想措施。”他知道现在纵然下下令要求队伍加速速度也无济于事。脑子一转,措施来了,他一夹马肚子,快速赶到部队前面,用马鞭指着前方说:“士兵们,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,那边的梅子又大又好吃,我们快点赶路,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!”士兵们一听,好像已经吃到嘴里,精神大振,步调禁不住加速了很多。 故事出自《世说新语·假谲》。成语“望梅止渴”,比喻用梦想慰藉自己或他人。

中考语文的历史典故素材5

  趁火打劫

  唐玄奘法师离开大唐国,往西天取经。一天晚上,他和大弟子孙悟空来到一座庙中投宿。这座庙有上下房间攻70多间,僧客200多人。庙中老方丈命人敬茶。闲谈间,问唐僧有何宝物,可以让他开开眼。于是,悟空把带来大袈裟拿出来炫耀。方丈一见,顿生歹念,假托老眼昏花,看不清楚,要求当夜借袈裟到后房仔细观看。就这样骗得了袈裟。晚上,方丈和手下僧人商议,将禅堂放火烧毁,把睡在里面的师徒二人一起烧死,以便将袈裟据为己有。可晚上悟空并未睡着,方丈的阴谋被他听到了,便变成一只小蜜蜂飞出禅堂,一个跟头翻进南天门,向广目天王借到“避火罩”,回去罩住了唐僧和白马。到了半夜,和尚们果然放火烧禅堂,火愈烧愈旺,把观音院烧得通红,唯有唐僧所在的禅堂安然无恙。观音院正南有一座山,上有黑风洞,洞中妖怪被火光惊醒。他与观音院方丈素有交情,便纵起云头去帮众僧救火。火光中,见前后大殿均被烧成断垣残壁,唯有方丈室案上有一青毡包袱,里面透出道道霞光彩气,打开一开,是一件锦袈裟,乃佛门宝贝。妖怪一见此宝,救火之意顿失,拿着那袈裟,趁火打劫,驾着黑云,径直回到了黑风洞。

  可见,本计的主要特点是,趁敌人处于危险、混乱的时机,坚决果断地打击敌人,从中取利。

上一篇: 高考作文素材 下一篇: 高中高考作文素材有哪些
[中考素材]相关推荐